賭博不一定是關乎錢的,其實人生本是一場賭博,
人常常要在未知的未來下了一些未知結果的決定,
相信這也算是一種賭博,
下決定前,因未知的未來會如何,將會怎樣,多是舉棋不定;
下了決定後,就不能也沒有後悔的餘地,走好走錯是一線之間。
但無論怎樣,路還是要走,因為這是做人的挑戰,也是活着的證明。
Monday, October 29, 2007
Wednesday, October 24, 2007
藥到病除
其實藥是不是真的能使病除呢?
或許對小病,如傷風感冒,是可以的。
但對很多病來說卻不能,吃了藥只能控制不再惡化,
但不能根治。
人們常常誤解吃了藥就會好,藥只能舒緩病情,減輕不適,
人始終要經過生、老、病、死的。
或許對小病,如傷風感冒,是可以的。
但對很多病來說卻不能,吃了藥只能控制不再惡化,
但不能根治。
人們常常誤解吃了藥就會好,藥只能舒緩病情,減輕不適,
人始終要經過生、老、病、死的。
Monday, October 22, 2007
人生五隨
三伏天,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
「快撒點草種子吧!好難看哪!」小和尚說。
「等天涼了。」師父揮揮手:「隨時!」
中秋,師父買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種。
秋風起,草籽邊撒、邊飄。
「不好了!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小和尚喊著。
「沒關係,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師父說:「隨性!」
撒完種子,跟著就飛來幾隻小鳥啄食。
「要命了!種子都被鳥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腳。
「沒關係!種子多,吃不完!」師父說:「隨遇!」
半夜一陣驟雨,小和尚早晨衝進禪房:「師父!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沖走了!」
「沖到哪兒,就在哪兒發!」師父說:「隨緣!」
一個星期過去。
原本光禿的地面,居然長出許多青翠的草苗。
一些原來沒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綠意。
小和尚高興得直拍手。
師父點頭:「隨喜!」
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懟、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
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
五隨總括就是珍惜一切,輕鬆隨性過生活吧!
看到這個人生五隨的故事,心中有很大的感慨。
其實人只要像故事中的師父那樣,堅持隨時、隨性、隨遇、隨緣、隨喜,那樣人生就會過得更輕鬆。
這個故事的另一個意思是做人不用太拘緊,也不要太著緊,當然有很多事不着緊是不行,但某些事情上稍微放開一點點,常常往好處想,或許人生會過得更快樂。
逆向開展自己
羅馬時代有一傳說,一戶人家的佣人,在廚房不小心打破一瓶油,驚嚇的他嘗試用手把油再搯回去。
當時做飯都是燒木柴或麥梗,地板上的灰屑,也一起被佣人的手搯收起來。事後,佣人到井邊洗手,發現雙手去污神速。
這個小錯誤卻意外的促成肥皂的誕生。
原來,油加上草木灰中的鹼成分,具有去污功能。一般人都不喜歡手滑膩膩的,會想盡辦法「去掉」油。
但是若在油中「添加」鹼的成分,反而會讓「油」變成「去油」的額外功能。
這故事開展出一個啟示,有時候「不減不去」以逆向使用「添加」的方式,反而會讓一件事,多出了四面八方向的發展空間。
放眼目前職場的糾結,上司執意要「去掉」不順眼的下屬,這種案例何其多。
美國一家知名汽車公司,因一位高階主管的錯誤判斷,虧了1,000萬美元。
高階主管引咎辭職,總裁說:「我才剛剛花了1,000萬美元訓練你,怎麼可以輕易讓你走?」
就人性與榮譽心來看,這位主管接下來應該會更拚命為公司效命吧。
另一則故事也是發生在美國。
一位總裁巡視公司,發現一位員工,坐在窗戶前發呆很久。
總裁詢問`經理原因,總經理回報說:「我們公司八~九成的創意,都是這位員工在窗前發呆時想出來的」。
職場犯錯,一定不可原諒嗎?
上班發呆,一定效益不彰嗎?
相處不順的人,就一定得「去掉」或發落邊疆地帶嗎?
主管看不順眼的人,就等同對公司毫無貢獻嗎?
對人而言,什麼價值標準才是權衡他現階段表現的一把尺呢?
是主管的個人喜好,還是數字效益,或是其他向度的貢獻?
你知道狗與貓,永遠作不了朋友的關鍵嗎?
因為狗高興時會張大眼睛,生氣時會瞇起眼睛。
貓恰恰與狗相反,瞇眼時,代表喜悅,圓睜著眼十足表示不滿。
狗與貓永遠站在自己角度,解讀對方,敵對對手。
【人】應該略作改變,嘗試「去掉」敵意,「添加」善意,讓對方的一扇窗成為自己的一面鏡。
------------------------------------------------------------------------------------------------
人常常在想減去一些就會過得更舒服,甚至犯了錯也怕大禍臨頭,沒有勇氣去承認,但到底多少人會懂得故事做的道理,又有多少人能看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當時做飯都是燒木柴或麥梗,地板上的灰屑,也一起被佣人的手搯收起來。事後,佣人到井邊洗手,發現雙手去污神速。
這個小錯誤卻意外的促成肥皂的誕生。
原來,油加上草木灰中的鹼成分,具有去污功能。一般人都不喜歡手滑膩膩的,會想盡辦法「去掉」油。
但是若在油中「添加」鹼的成分,反而會讓「油」變成「去油」的額外功能。
這故事開展出一個啟示,有時候「不減不去」以逆向使用「添加」的方式,反而會讓一件事,多出了四面八方向的發展空間。
放眼目前職場的糾結,上司執意要「去掉」不順眼的下屬,這種案例何其多。
美國一家知名汽車公司,因一位高階主管的錯誤判斷,虧了1,000萬美元。
高階主管引咎辭職,總裁說:「我才剛剛花了1,000萬美元訓練你,怎麼可以輕易讓你走?」
就人性與榮譽心來看,這位主管接下來應該會更拚命為公司效命吧。
另一則故事也是發生在美國。
一位總裁巡視公司,發現一位員工,坐在窗戶前發呆很久。
總裁詢問`經理原因,總經理回報說:「我們公司八~九成的創意,都是這位員工在窗前發呆時想出來的」。
職場犯錯,一定不可原諒嗎?
上班發呆,一定效益不彰嗎?
相處不順的人,就一定得「去掉」或發落邊疆地帶嗎?
主管看不順眼的人,就等同對公司毫無貢獻嗎?
對人而言,什麼價值標準才是權衡他現階段表現的一把尺呢?
是主管的個人喜好,還是數字效益,或是其他向度的貢獻?
你知道狗與貓,永遠作不了朋友的關鍵嗎?
因為狗高興時會張大眼睛,生氣時會瞇起眼睛。
貓恰恰與狗相反,瞇眼時,代表喜悅,圓睜著眼十足表示不滿。
狗與貓永遠站在自己角度,解讀對方,敵對對手。
【人】應該略作改變,嘗試「去掉」敵意,「添加」善意,讓對方的一扇窗成為自己的一面鏡。
------------------------------------------------------------------------------------------------
人常常在想減去一些就會過得更舒服,甚至犯了錯也怕大禍臨頭,沒有勇氣去承認,但到底多少人會懂得故事做的道理,又有多少人能看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Tuesday, October 16, 2007
讓愛遺傳
「長不大、活不長」是醫生對他們發出不祥預言。
黏多醣症和其他罕有遺傳病一樣,產前難 預知,治療費用高昂,讓很多父母心力交瘁。
是基因拿他們開玩笑?還是命運出題考驗他們 的毅力?
他們的身軀很小,
路,總要努力的走下去。
在這裡,在youtube錄下這個三分鐘的短片,只希望讓更多人知道黏多醣症這個病,讓更多關注我們,讓更多人了解,雖然我們是患有黏多醣症,但跟其他人一樣活着,生活在這個地球上,這篇天空下,希望大家接納我門,同時也幫助我們。
Thursday, October 11, 2007
不想懂得
最近的歌不是怎麼好聽,但這首歌卻讓我百聽不厭,最喜歡的是它首段的歌詞,
說到我的心裡去,也是我現在的想法…
當世界 不知不覺的變了
有時後 我懷念以前的我
作的夢 雖然遠遠的
想像是一種快樂
現在的我真的變了很多,變得比從前膽小,記得初初入大學時,為了獨自住dorm,曾經跟家人抗爭了一整年,但現在卻什麼也不敢,或許長大了,成熟了,不再像從前那樣,不懂打算不懂想想後果,但也因為從前的決定,令我真的享受了獨自住dorm的快樂。
曾經是擁有過什麼,但到最後得到的又是什麼呢?得到了卻遺忘也遺失了某些東西,而那東西卻不知是什麼,只知道自己是失去了一樣很珍貴的東西…擁有了 同時也失去什麼
而眷戀 原來會帶來軟弱
眷戀真的會讓人軟弱,但同時亦讓人變得膽小,因為想着過去的快樂,懷念過去的事,而讓人變得更軟弱…
我不想捨得 不想懂得
是誰惹誰 言不由衷
說謊傷害 都是不安犯的錯
有很多事,真的並不捨得,但不能不放手,因為知道如果不放手會讓自己或對所愛更加痛苦,
也因為這樣所以不想懂得,很多時候,真的想任性下去,但不能,因為已不再是從前的小孩子了。
說謊是一種傷害,但是因為不安或保護自已不想讓別人受傷時才會說的,誰沒有說謊,而誰又從沒犯錯呢?
Saturday, October 6, 2007
誰值得生存?
最近香港的黏多醣協會準備在星期一(十月八日)邀請了韓國的四指鋼琴家李希雅小姐來港表演並幫該會的用藥基金籌款,或許對很多人來說籌款只是騙人的。甚至今天看到某報的專欄,有位讀者這樣回應作家
「雖然這群病患者十分可憐,但我覺得不應捐款幫助他們,因為他們永遠不能像正常人一般工作來回饋社會,倒不如把錢捐給有工作能力的非洲或中國孩子,希望海寧不要為此生氣。」
但身為一個患有黏多醣的人,可以告訴大家用藥的而且確是有效,而且可以挺長壽命,但這位讀書卻這樣看低我們,試問一句,如何才能說是正常人?如何才能回饋社會?難道一定要正常人才能做到嗎?這些人不懂什麼,以為自己四肢健全就在這亂說話,假如患病的是這位讀書的孩子或親人,他還能這樣說嗎?
每一個人不論是不是健康,能夠生存在世上也會有他的價值存在,而這位讀者竟說出這樣的話,真的很想知道他為何這樣想。
「雖然這群病患者十分可憐,但我覺得不應捐款幫助他們,因為他們永遠不能像正常人一般工作來回饋社會,倒不如把錢捐給有工作能力的非洲或中國孩子,希望海寧不要為此生氣。」
但身為一個患有黏多醣的人,可以告訴大家用藥的而且確是有效,而且可以挺長壽命,但這位讀書卻這樣看低我們,試問一句,如何才能說是正常人?如何才能回饋社會?難道一定要正常人才能做到嗎?這些人不懂什麼,以為自己四肢健全就在這亂說話,假如患病的是這位讀書的孩子或親人,他還能這樣說嗎?
每一個人不論是不是健康,能夠生存在世上也會有他的價值存在,而這位讀者竟說出這樣的話,真的很想知道他為何這樣想。
中西方的教育比較
現在是一個很注重教育的社會,而這個教育往往不是品德的教育,而是文憑式的教育或學位式的教育。現在假如沒有文憑,沒有學位,很多人也會找不到工作,其實這些所謂的文憑和學位真的能拿來含量一個人的才能嗎?
雖然擁有這些文憑或學位是能夠證明他或她受過教育,擁有一定程度或許這只能說那人並不是文盲而已,因為每一個人的經驗全是靠累積回來的,思考也一樣,但為何社會偏偏要用這些準則來判斷一個人的才能?
在眾人眼中,品學兼優,聽話的才是很能幹的人,才是一個聰明的人,但相反讀書不好的不代表那個人是沒用而不聰明,因為每一個人都有一種潛能,而且世上沒有人是完美的人,所以每一個人的專長也不同,在社會上也有不同的作用。
而在西方社會的教育往往是注重各方面的發展,就算同一個級別,在同一班,但每一個學生所上的課也不同,因為每一個人的程度不同,而在外國往往是靠程度來編班,程度較好的會上一些advance course,而這些advance course往往是跟同自已或高一班的人一起念,也許因為這樣,所以在外國的教育較為靈活,學生們也沒有那麼大的壓力。相反亞洲社會是很注重學業的,往往一個考試就能決定學生的生死,而很多家長也以此為標準來斷定孩子的好與懷。
而我,有幸曾接受過亞洲和西方的教育,覺得兩處的教育方式很不同,另外在亞洲來說,老師往往會較喜歡那些品學兼優的學生,常常忽略了一些學生的需要。但在外國的教育中,老師多能做到一視仁,另說程度上的不同,就連行動不便的人也能跟普通人一起上課,也許因為這樣,disabled或handicapped在外國往往較少受到歧視。
雖然擁有這些文憑或學位是能夠證明他或她受過教育,擁有一定程度或許這只能說那人並不是文盲而已,因為每一個人的經驗全是靠累積回來的,思考也一樣,但為何社會偏偏要用這些準則來判斷一個人的才能?
在眾人眼中,品學兼優,聽話的才是很能幹的人,才是一個聰明的人,但相反讀書不好的不代表那個人是沒用而不聰明,因為每一個人都有一種潛能,而且世上沒有人是完美的人,所以每一個人的專長也不同,在社會上也有不同的作用。
而在西方社會的教育往往是注重各方面的發展,就算同一個級別,在同一班,但每一個學生所上的課也不同,因為每一個人的程度不同,而在外國往往是靠程度來編班,程度較好的會上一些advance course,而這些advance course往往是跟同自已或高一班的人一起念,也許因為這樣,所以在外國的教育較為靈活,學生們也沒有那麼大的壓力。相反亞洲社會是很注重學業的,往往一個考試就能決定學生的生死,而很多家長也以此為標準來斷定孩子的好與懷。
而我,有幸曾接受過亞洲和西方的教育,覺得兩處的教育方式很不同,另外在亞洲來說,老師往往會較喜歡那些品學兼優的學生,常常忽略了一些學生的需要。但在外國的教育中,老師多能做到一視仁,另說程度上的不同,就連行動不便的人也能跟普通人一起上課,也許因為這樣,disabled或handicapped在外國往往較少受到歧視。